返回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首页

第343章:公瑾,要不我们刺杀许子泓吧!

袁绍觉得,单经能够建功,多是因地利之故,靠着湡水的地形设防,方才能够多次击退曹公、曹仁。

可是沮授听完这话却是心里咯噔一下。

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主公看似变了,其实又没变。

因为虽有地利之便,却未曾将治军严格,明令禁止算在内,毕竟单经在湡水也不过只有几千人而已,能够多次击退曹操麾下两大名将上万人的进攻,已很是不容易了。

这可不是一句地利之便就能说明的。

此乃良将也,若能信重,以恩情拉拢,也许能守湡水更久,至少战至损耗大半再降,也可耗损曹军上万才对。

而且,若是单经归降曹操的事传开,日后公孙瓒旧部人人效仿,如何是好?

除非又打算打压这些幽州旧部,任用自己亲信,把他们的兵马都换走。

这样做,短时间内可以壮大二公子的部曲,可实际上会弄得人心惶惶。

“沮君,”袁绍轻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无需担忧,吾赵国依水之防线,就是用来耗曹操兵力的,他过湡水已是折损近万人。”

“过赵地之后,如何进我常山呢?”

袁绍深吸一口气,成竹在胸,目光明亮,虎躯一挺:“往年,我便是急,方才会节节败退。”

“如今遇事不惊,总揽全局,一切便可在掌控之中,进则精进,退则止损,将眼前战局精打细算,曹操定会满盈转亏也。”

“道理不错,”沮授说到这说不下去了,他总觉得不对劲。

主公好像,太自信了……

……

时年八月,曹操取得湡水之后,沿河齐进,大举进攻沙河、中丘等地,自湡水到北面汦水之间,几乎无险可守。

故此袁绍命新提拔的李孚、张岐两将象征性的抵挡,且战且退,放曹军至临河,再于临河大军激战十余日,耗损曹操巨量兵马,斩获极多。

最终曹操凭借不计损伤的血战,方才逼退袁绍,但此时,袁绍也拿到了他想要的战果。

据军中统计,斩杀的曹军已有一万五千之数,伤亡不可谓不惨重,更遑论那些无法统计的斩杀、重伤。

而袁军伤亡不过就是投入赵国那五千精兵,加之当地乡勇而已。

真乃是数年之间,第一次如此虽败犹荣。

退出赵国时,袁绍是趾高气昂、扬眉吐气,曹操如此不顾长远的猛攻,定是急切建功,他愈急则我固守,便可厚积薄发。

如今军势已颓,今年无忧也。

扬州丹阳,泾县。

孙策在此暂驻,衙署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