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明不清

首页

第1429章 各有所长2

位、火炮数量、坚固程度上都要领先一大步。

当然了,“王冠号”并不完美,甚至有些偏科。在极度追求火力和抗打击能力之后,它的适航性就无法保证了。

尤其是满装火炮之后重心高的缺点被放大了,高海况时左右横摇幅度比较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火力密度,在转向和逆风行驶方面也是弱项。

另外就是成本太高,想让这艘庞然大物在战时正常运转,最少需要400名熟练水手和炮手密切合作,每年得付出近10万里佛尔的维护费,严重拖累的法国海军的发展速度。

悬挂着红底黄色勃艮第十字旗的是西班牙王国海军,纵使这几年在海上、陆上接连吃了不少败仗,财政状况也岌岌可危,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不落帝国的家底还是挺厚实的。

这次西班牙共派来了30多艘战舰和40多艘改装过的劫掠船、武装商船,由排水量1200吨,60门火炮的“圣地亚哥号”率领。

乍看上去,西班牙舰队要比英国和法国舰队数量多、火炮多,战斗力应该更强些。然而实际效果并不一定,和垂垂老矣的日不落帝国一样,西班牙舰队的海战理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哪怕连续遭遇了多次失败仍旧积重难返,抱着固有的观念始终不肯撒手。接舷战还是首选,战舰和火炮不是为击沉对方船只用的,只是为了靠近敌舰,方便士兵登船创造有利条件的附属工具而已。

圣十字旗、鸢尾花旗、勃根地十字旗,欧洲几大海军强国好像都凑齐了。其实不然,在17世纪初西班牙海军算日落西山,英国和法国海军是初生牛犊,真正如日中天的却是荷兰联省共和国海军。

荷兰人只是不好战,但并不是没能力战。海上马车夫不是白叫的,在远洋船只数量和人才储备方面,荷兰人占据了绝对优势。

根据西印度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的统计,此时联省共和国的注册海船数量超过了20000艘,其中4成是远洋船只,总吨位60万吨,比欧洲各国远洋船只总和还多。

在世界各大洋里,每两艘跨洋船只里就有一艘是荷兰人的。虽然大多都是商船,可荷兰人向来就有全民皆兵的传统,陆军如此,海军仍旧。

联省共和国其实没有统一的海军,也没有统一的旗帜,而是分成了阿姆斯特丹、佛里斯兰、西兰、马斯、北荷兰五个海军部。每个海军部自己建立海军,常备数量保持在100艘之内。

但是到了战时,海军舰船数量会陡然上升,具体数字要看战争规模而定。其中东西印度公司的很多商船都是按照战舰设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