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各有所长3
花了十多年,试过了各种办法,终于搞清楚大明海军铸造火炮的技术叫内模冷却,也陆陆续续拿到了一些核心数据,还花大价钱雇来两位曾经在海河机械厂工作过的老工匠。
这两位虽然不是大匠,却也参与过铸炮的工序,总比两眼一抹黑瞎猜靠谱的多。于是东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郊外弄了个作坊秘密试制,但结果非常不尽如人意。
造出来的铸铁舰炮是比之前的强了点,却仍旧不如大明铸造的质量好,比如管壁必须加厚,否则膛压不够。另外还存在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缺陷,无法后期加工。
高价请来的工匠说这不是铸造技术有问题,原因出在铸铁的材质上。大明帝国铸造大炮时用的是特殊铸铁,韧性高易加工,叫灰口铁。
可这种铁具体是怎么熔炼出来的他们就不懂了,要找大型冶炼厂里的工程师才知道,除了人之外可能还需要专门的设备。
这就让科恩很为难了,他的职务很容易接触到海军,包括造船厂里的部分工匠,其中就有懂铸炮的。但很难接触到冶炼方面的专家,更不能无缘无故往铸造厂附近溜达。
所以剩下的问题就只能靠荷兰与欧洲各国的冶炼专家们自行挖潜了,通过不断试验来寻找最佳配方,什么时候能有进展得看上帝他老人家的心情。
不过仅靠内模冷却铸造技术,荷兰人还是在火炮方面领先了所有欧洲人一大步,尤其是舰炮。
能用铸铁代替青铜材料,成本会大幅下降,就等于可以无限铸造。再加上重量轻、膛压高、身管长等优势,除了射速和使用寿命之外,几乎所有参数都碾压同时代的欧洲青铜炮。
在战术方面,荷兰人也有别于欧洲各国。他们明显偏向于吨位比较小、操控比较灵活、适航性高的战舰。
比如特罗普的旗舰“阿米莉亚号”,就是一艘排水量600多吨,装载了50多门长身管舰炮、干舷比较低,非常重视适航性的中型三桅帆船。
按照荷兰人的独特划分,这艘旗舰被划分为重型护卫舰。它采用了部分哥德堡帆型,船体也更为狭长,更像大明海军的汉级战舰。
不光样子像,作战理念也像。与英国人相比,荷兰人的战舰吨位和舰炮口径普遍偏小,但航速和射程更高。能在远处射击绝不靠近,更不会像西班牙人那样老想着用接舷战解决问题。
王铁锚首先遇到的就是圣十字旗,这30多艘英国战舰与荷兰舰队一起在东侧掩护登陆部队,发现挂着日月旗的大明舰队之后最先启动迎战。
英国指挥官想先向东南行驶,利用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