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哥萨克与哈萨克2
。当然了,画起大饼来更是当仁不让,水平直追当今皇帝。
句句话不离将来哈萨克汗国政治新格局,但每句话都不说死,不是可能就是应该、我认为、皇帝向来,反正别一个字一个字扣,扣来扣去等于啥都没说。
“将军请放心,中玉兹十万户永远都是大明帝国的朋友!本来我还想再征调5000精骑前来助阵,只可惜火枪太少,拿着刀剑弓弩怕拖累了大军。”
然而这些并不是特别肯定的话听在艾斯木汗耳朵里却别有一番滋味。牧人不太能搞懂中原汉人设立的国家体制,更不清楚大明帝国的军制。
在他们眼中黄太极就是大明皇帝的左膀右臂,关系亲密程度堪比父子。否则相隔几千里,岂会把几万精兵交付给他统领,还赋予了临阵决断之权。
按照游牧民族的习惯,但凡不是亲儿子,手里拿到这么大权力和实力,最大的可能不是为国镇守边关,而是割据一方宣布独立,过一把大汗的瘾!
所以黄太极这番模棱两可的说辞,听在他们耳中就是八九不离十的忠告。甚至有可能是大明皇帝已经对杨吉尔汗很不满了,这才通过西域将军来透露点风声。
别看哈萨克大汗除了自己的族群领地,比其他玉兹汗多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你要说让谁当,谁还就忍不住在心里偷偷乐,不让谁当,谁保证很不高兴!
而且随着哈萨克汗国与大明帝国的贸易交往越来越深入,大汗这个职位好像也越来越重要了。最明显的就是签约权,两国之间签订的所有重要协议,大明皇帝用了印,哈萨克大汗也得用印,换别人来了大明帝国根本不认。
这么一来杨吉尔汗在和大明帝国签约的时候,百分百会先考虑大玉兹各部的利益,然后才是中小玉兹。不同意也没辙,谁要撕毁约定大明帝国就会派兵攻打,这玩意是真打不过啊!
假如自己能取而代之,中玉兹各族就会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期。谁不乐意让本族多捞点好处呢,族群壮大了自己的底气才足嘛。
为了这个并不是特别确定的可能性,艾斯木汗愿意再多投入一些本钱。但牧人并不傻,时刻也都在算计着对方。
假如能借此机会再多交换来几千条火枪,中玉兹各族的地位不用全靠大明军队扶持照样会很稳固。汉人谚语说的好啊,爹有娘有不如自己兜里有!
“哎,第二批2000条火枪你还没收到吗?”听闻此言,黄太极差点拍案而起。这可是国之重器,整整2000条啊,怎么能凭空消失呢!
“2000条……我向真主发誓,除了那1000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