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谁当炮灰?
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11月,荒原上的气温开始逐日下降,夜间接近了零度。只待第一场雪花飘落,中亚大草原的冬季就将来临。
面对天气的变化,俄罗斯和波立联邦军队终于有点待不住了。按照计划,东征大军应该在大雪降临之前至少攻下一座大城,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补给熬过冬天。
在这片地区里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冬季进行长距离作战,本身就很习惯寒冷气候的俄罗斯人不成、土生土长的哈萨克人不成、不太善于骑术的明军大概率也不成。
这样就能坚持到开春了,到时候是该继续向东征战还是原地不动,都要看欧洲联军在三个主战场上的具体表现重新决定。
如果联军占优,那北方战区也不算拖后腿,好歹分散了大明帝国的很多兵力,到了战后分赃的时候可以堂堂正正要求应有的报酬。
如果明军占优,俄罗斯人同样有选择,还不止一个。比如说可以派使节私下与大明帝国讲和,只要把波立联邦卖了,大明皇帝应该会网开一面,说不定还能加深合作。
或者一边谈判一边撤军,哪怕最终谈不拢也能保住大部分实力。然后把东征失败的责任一股脑推给欧洲各国,俄罗斯只不过是被胁迫的,就算要担责赔款也是小头。与严重受损的波立联邦比起来,还算赚了呢。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谁也没想到明军敢长途深入哈萨克汗国境内几百公里,从北到南把几座重要城市全占据了,还死了心的要坚守。
眼下联军一座城市也没攻下来,就不得不面临一个新问题了:在大雪封路之前到底是进还是退,两者之间必须选一个,原地不动肯定不成。
连着阴霾了三日的天空终于放晴了,气温陡然升高了好几度,明晃晃的太阳照在后背上暖洋洋的。
“不管你们走不走,最晚后天我们就要踏上归途了。这里的气候变化非常快,这几天的太阳可能就是大雪来临的征兆。我的士兵们都没有冬装,一场大雪下来就能减员两三成。”
可是再强烈的阳光也驱不散内心里的冰凉。布图尔林元帅坐在大帐门口,不光穿了两层衣服还裹着毛毯,手里端着热乎乎的可可茶。
“那该谁来断后呢?”与元帅并排坐的也是元帅,科涅茨波尔斯基倒是没裹毛毯,可状态很不好,彷佛老了十多岁。
自打翼骑兵遭受重创,他就知道大概结局了,不是战场的,是自己的。回到波兰王国之后,王室大指挥官的职务肯定没了,爵位会不会被剥夺还不好说。
如果能在这里取得一场胜利,没准还能挽回点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