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补贴
打个比方。
就比如汽车。
以前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是追求牌子,品牌的溢价很高,大家也能接受。
可是现在,经济变得困难,大家手里的钱也不多,对品牌的渴望就不那么强了,把对品牌的追求,转变成了实际上的使用需求。
对此,那些大牌的汽车厂商是怎么做的呢?
一开始,他们很骄傲的自信自己的品牌魅力可以留住客户。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策略完全是错的,时代的经济周期是单一品牌不可违抗的,这些汽车大厂最后只能是乖乖降价。
家电其实也是一样,大牌的家电价格不低,光靠质量好这一点,其实现在已经很难留住客户了。
大厂价格5000块钱的冰箱,可以使用10年。
小厂价格2000的冰箱,可以使用8年。
8年和10年,其实对消费者来说差不多,他们更考虑的是手里的钱,而不是只是质量本身。
在这种环境之下,想要把5000块钱的冰箱卖出去,那就必须得降价,但是降价你又不能降的很低档。
什么大促销?
跳楼价。
这些词,其实是对大牌的侮辱,这会降低他们的比格,让人感觉到不够高端。
“补贴”这个词就不错。
在保留大牌面子的同时,还能给到人优惠,大牌厂家保住了面子,人民群众得到了优惠,他们这些中间商也可以把货卖出去。
一举三得。
为了让自己的这个方案更合理,也更有实践性。
陈哲选择了长河空调作为自己的实验点,他跟洛桂芳的关系好,在价格上面,只需要跟她知会一声就行。
而其他牌子的他暂时还没去沟通,因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他亲自来到了长河空调的门店。
换好衣服当起了一名销售。
看到陈哲换好衣服站在那里,旁边的两个销售就小声嘀咕了起来。
[陈总把销售想的太简单了吧?他真的以为空调卖不出去,是我们的问题吗?
[我怎么知道?可能他们这些领导就是这样想的呗,其实我觉得,空调不好卖,谁来都一样,你说的再好,客户不掏钱,还是白搭。
[说的对!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的问题。
两人在小声嘀咕,这时候店长走过来咳嗽了一声。
“你们去忙自己的事,别在这里偷懒。”
那两名销售吐了吐舌头,走开了。
店长走到陈哲的面前,把一杯水递给他,看着店里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