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与周家的联姻,更是关键一步。
政治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更不是非黑即白。
是平衡,是交换,是妥协的艺术。
这些事,以前跟周跃民说,他听不进去。
现在,他居然主动想要了解。
“你有这个想法,是好事。”林峥给予肯定。
“但这条路,不好走。”
他看着儿子,目光锐利。
“你的性格,棱角太分明,容易得罪人,也容易被人利用。”
“官场之上,很多时候,需要的是隐忍,是迂回。”
“面对你看不惯的人和事,不能一味地硬顶。”
说到这里,林峥脑海里闪过另一个年轻人的身影。
刘清明。
只比儿子大两三岁,行事却沉稳老练,懂得借力打力,也懂得审时度势。
“你如果真想走这条路,还需要多历练。”
林峥心里有了一个想法。
“林城那个叫刘清明的年轻警察,你还有印象吧?”
周跃民立刻点头。
“当然!715那天,是他帮了我。”
他对刘清明印象深刻,甚至有些佩服。
“他比你大不了几岁,但在处理事情上,比你成熟很多。”
林峥给出评价。
“有机会,你可以多跟他接触接触,聊一聊。”
“看看他是怎么想问题,怎么做事情的。”
周跃民脸上露出喜色。
“好!我正想找机会谢谢他。”
父亲认可他的朋友,这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亲近。
“爸,你会不会觉得,我变得有点快?”
“跃民啊,以前我也有错,没有认真听取过你的想法,如果有可能,我宁愿你没有经历过那些黑暗。”
“爸,我其实很庆幸,下学期我想转系,读中文。”
“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
林峥放下心来,儿子是真得成长了。
千里之外,惠阳市下辖的王家峪村。
尘土飞扬的乡村公路上,一辆长途客车缓缓停下。
刘清明拎着一个简单的行李包跳下车。
母亲王秀莲的老家就在这里。
外公外婆早已过世,只剩大舅王得宝一家还住在这片土地上。
沿着记忆中的土路往里走,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粪便和柴火的味道。
2000年的农村,还没有实现“村村通”。
从公路到电力到网络,都远远落后于城市。
最初的“包产到户”所带来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