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婚(一)
京城,八月底。
东宫书房。
太子高居上首桌子上,陆瑜坐在一旁。
其余的太子府属官在外边的桌案前忙碌着。
书房里很安静,每个人都在伏案做着眼前的工作。
早在四个月前,朝廷就已经开始筹备大战事宜,户部郑尚书劳心劳力,本就年迈的身子终于不堪重负,在两个月前病倒了。
据说,老人家躺在病床上,拽着替皇帝前来慰问的太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告罪,言说不能为国分忧,比之身上的病痛更让他痛苦。
无奈,户部尚书告病,二把手钱立升远在江南稳定局势,只凭仅剩的一位侍郎无法把控局面。
皇帝便下旨,命太子观风户部。
太子党们既喜又忧。
太子对此倒是很平静。
当沉甸甸的担子担在了身上,肩负着一场国战的后勤,出了任何差错,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是责任,如果战争打赢了,这是功劳。
可若是打输了……
因此,这几个月里,整座太子府都全速运转起来,与户部官员一起,每日殚精竭虑,兢兢业业,调配着整座朝廷的钱粮,力求不出差错。
并且,太子还把目光投向了翰林院,把某位修书的状元郎,拽到了身边。
陆瑜之前是未曾处理过政务的,可他很聪明,他的天赋没有让太子失望。
记得老二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
太子深以为然。
一个满腹大道理的状元郎,只聪明是不够的,满腔热情也是不够的,想要真正成为国之柱石,还是要继续学习,一步步走的结实些。
因此,满屋官员,只坐着某二爷党这一个异类。
陆瑜一开始是很煎熬的,心里的忠诚告诉他自己待在这里很不合适。
可这毕竟又是太子的命令……
很快,陆瑜就坦然接受了现实,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打入敌方内部。
政务上,他遇到问题便谦逊请教,满屋子都是办实事的官员,尽管他们心里有些怪异,可太子毕竟亲自把这人叫来了,他们也不好针对。
面对状元郎放的极低的姿态,看着他那坦坦荡荡的君子气,一脸真诚的请教,太子党们叹了口气,在太子的微笑颔首中,他们还是倾囊相授。
几个月的时间,陆瑜在高强度的学习与实践下,已经有了独立上手处理政务的能力。
这些日子,起早贪黑已经成为了陆瑜的日常,好好的翩翩俊公子,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