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阁臣选用风云急(四)
题发表意见,而是提出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张居正说道:“陛下,地方之兵加增,何以保朝廷之权?”
作为首辅,张居正看待问题肯定是要更加全面的,而张居正现在看到的这个问题,确实是无法回避的,朱载坖要求加强内地的兵防,以安定内地,那么朝廷部署在内地军队数量肯定是会增加的,这样会不会导致外重内轻的局面,这是张居正这个首辅要首先考虑的事情。
对于张居正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由于太过于敏感,无论是戚继光还是王国光都不敢轻易开口,什么叫外重内轻,如果再往严重点说,就是藩镇之祸了,这点作为皇帝,肯定是极为忌讳的,见臣子们都不说话,朱载坖直接问道:“王本兵有什么说的吗?”
作为兵部尚书的王崇古,被朱载坖直接点名了之后,不得不站出来说道:“元翁所虑,确实是要重视的,然当年赵韩王所言,可以鉴之。”
在座的都是饱读经史的人,自然知道王崇古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当年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后,也深感忧虑,为此雪夜密访赵普,欲为国家建长久之策,而赵普的回答就很简单了,赵普答道:“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它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两宋基本上就按照赵普的这个规划进行的,对于地方予以严厉控制,所以朱熹就说过:“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王崇古的意思很简单,要制衡地方,就可以按照赵普的这个办法来,但是朱载坖并不这么认为,现在的大明,对于地方的控制还是很严密的,朱载坖并不担心地方出现藩镇这样的事情,但是张居正所担忧的也不得不防。
对于地方,尤其是内地的兵防,朱载坖是认同戚继光的意见的,与其如维持一支庞大但是羸弱的官军,不如维持已经规模不大,但是相对精干的官军,将祸患消弭于未起之时,但是这支官军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杜绝地方势力的做大,这点也确实是必须要考虑的。
朱载坖思虑再三之后,对诸位重臣们问道:“如宋之更戍法,斟酌损益,以为今用,可乎?”
朱载坖所提到的更戍法,也是赵普的杰作,所谓更戍法,就是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更戍禁军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