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军政改制动河北
借公名,就不知公舍不舍得公子,出任北塞,受风霜之苦?”
裴矩出班,俯身应道:“大王但有差遣,臣与臣子焉敢有违?”
“好!裴公,公子从你入我朝后,我尚未给以辟除。我意,便借此机,先以宣慰冀北道大使此职屈之,劳公子随高、王二将军北上,专责主理与突厥之交涉事宜,公意下何如?”
所谓“公子”,指的是裴矩的儿子裴宣机。裴宣机与裴矩一块儿被俘,李善道对他还没任用。因是裴宣机不在殿中。裴矩代子谢恩:“臣代犬子,叩谢大王天恩!”
“公熟知突厥风土。到了涿郡,具体宜当怎么与突厥打交道,公不妨可事先提点一下公子。”
用裴宣机去和突厥打交道,看中的正是裴矩对突厥的熟知。裴宣机耳濡目染,对突厥本就有所了解,再有裴矩在背后给他指点,这个差事,裴宣机应该能完成得不错。
裴矩领命,应道:“大王放心,臣必叮嘱犬子,尽心竭力,不辱王命!”
三件要紧的事,至此朝议完毕。
李善道放松了态度,与新旧众臣,改为闲谈,又说了些别事,见近午时,就传令设宴,款待群臣。席间,谈及边塞风情,李善道笑谈往昔战事,众臣应承,君臣之间,和洽十分。
宴罢,诸臣拜辞。
……
李善道留下了魏征、于志宁、屈突通、李靖、高曦、裴矩等数人,另有两桩事与他们商议。比之追剿宇文化及等三事,虽这两桩事,不如之急切,然若比之重要性,这两桩事,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紧要”,长远来说,远比追剿宇文化及等三事重要得多,是关乎到国运的大计。
一个,便是李善道与裴矩等提及过的“完善典章制度”。
一个,是军制上,李善道也打算做个完善、调整。
与诸臣移步殿边的小堂,李善道和魏征等就此两事,细细计议,直到夜深方才暂止。商议出了一个大致框架。具体的内容,李善道指示魏征、屈突通等,分头再作详细筹划。典章制度这块儿,由魏征、裴矩等全权负责;军制的完善、调整由屈突通、李靖、高曦等全权负责。
无须赘述。
只说数日后,两个方面的筹划初见成效,魏征等人拟定了典章制度的细则,屈突通等提交了军制改革方案。李善道审阅后,颇为满意,遂下令宣旨,颁布推行。
典章官制方面,依隋旧制,参酌时宜,确立了三省六部之制!
设尚书省,总领政务,暂未设尚书令,以魏征为尚书左仆射,迁裴矩为尚书右仆射。
下设六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