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第1805章 四方扰攘总为利(六)

厘清朝廷和地方的财政关系。

朱载坖认为,海关、钞关、盐政这是属于朝廷完全拥有的财政,与地方无涉,一分一厘都要解运太仓或者由朝廷命令支用,在商税、田赋、徭役折银等赋税上,朝廷和地方实施分税制,即留存起运制度,同时对于朝廷的官军,朱载坖的军饷,朱载坖也做了决定,官军必须吃皇粮,也就是官军的军费、军器、军粮、食盐、被装等全部由朝廷保障,减轻地方官府的负担。

当然,巡检司等地方武装仍旧由地方负责保障,受地方官府和朝廷的双重指挥,地方州县正印可以命令辖区内的巡检司士卒,而朝廷设立的巡检参将、游击等则是负责一定区域内的治安维护,,朱载坖要求张居正详细的拟定朝廷和地方的权责,并且形成制度,昭告天下,朝廷和地方都要明确权责,这样在大计的时候,才好明确责任,施以奖惩。

而在张居正和朱载坖商量这些事情的时候,内阁其他阁臣们也在积极的行动起来,张居正给他们所分派的任务,其用意是什么,他们都很清楚,朱载坖对于最近的事情肯定是极为不满的,所以才在张居正回阁理事之后命令张居正处理此事,可见朱载坖是极为不满的,一旦朱载坖真的爆发的话,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阁臣们赶紧灭火的灭火,商议的商议,除了给自己的小弟们传话之外,阁臣们之间也在相互商量起来,首先就是余有丁和申时行的商量,因为他们一个负责两浙运司,另一一个负责两淮运司,这两个运司都是大明盐政中极为重要的运司,为朝廷贡献了大笔的盐税。

而对于这两个运司来说,行盐上的纷争也是不小的,两浙运司和两淮运司的争端,主要是在苏松常镇和徽州府,这里是大明的经济重心,人口稠密,所需要的食盐自然是极为大量的,这里拥有广阔的市场,而正好又处在两淮和两浙两大运司之间,为了争夺这片盐区,两淮和两浙运司的口水仗打了大几十年了。

从地理和人文上来说,苏州、常州、镇江、徽州、和江西的广信这五府,由于和两浙运司距离近,一向被两浙运司视为禁脔,但是对于两淮运司来说,也将这些地方视为自己的行盐地,两浙要在这五府行浙盐,两淮要行淮盐,双方的矛盾是极为尖锐的。

申时行和余有丁于是开始商量此事,其实申时行本就是苏州人,他很清楚,由于苏州府和嘉兴府地理相连,苏州府一向是食浙盐而非淮盐的,所以申时行和余有丁经过商量之后,苏州、常州、镇江三府,归两浙运司,徽州、广信两府,归两淮运司,但是由于徽州食浙盐的时间久,允许浙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